当前位置: 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决策公开 / 决策结果
365bet体育在线世界杯 关于印发《广安市“十四五”节能减排综合工作方案》的通知
浏览量: 【字体: 我要纠错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广安经开区、川渝高竹新区管委会,市直各部门:

《广安市“十四五”节能减排综合工作方案》已经六届市政府第22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365bet体育在线世界杯

2022年12月14日

(本文有删减)

广安市“十四五”节能减排综合工作方案

为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重大决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工作安排,以及市委、市政府工作要求,大力推动节能减排,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促进资源高效利用,加快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认真落实省第十二次党代会和市第六次党代会部署,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推动我市高质量发展,坚决扛起节能减排目标责任,组织实施节能减排重点工程,进一步健全节能减排政策机制,推动能源利用效率大幅提高、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持续减少,实现节能降碳减污协同增效、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确保完成省上下达我市的“十四五”节能减排目标,为如期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奠定坚实基础。

二、主要目标

“十四五”时期,全市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源消耗比2020年下降14.5%,力争下降15%。化学需氧量、氨氮、氮氧化物、挥发性有机物等主要污染物重点工程减排量分别完成4890吨、263吨、1400吨、610吨。节能减排政策机制更加健全,能源资源配置更加合理,重点行业能源利用效率和主要污染物排放控制水平基本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经济社会发展绿色转型取得明显成效。

三、实施重点工程

(一)重点行业绿色升级工程。以有色金属、建材、化工、电力等主要耗能行业为重点,对标国际先进或行业标杆水平,推进工业能效提升和污染物深度治理,引导企业实施原料、燃料清洁替代,提高清洁能源应用比例。加强行业工艺革新,实施涂装类、化工类等产业集群分类治理,全面推进清洁生产。开展工业废水资源化利用改造,加大涉重金属、高盐、高有机物等废水处置力度,逐步提升印染、造纸、化学原料药、有色金属等行业废水治理水平。推进新型基础设施能效提升,加快绿色数据中心建设。积极参与能效、水效和污染物排放领跑者行动,全面推动重点行业能效提升。“十四五”时期,规模以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下降14.5%,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下降16%。〔市经济信息化局、市发展改革委、市科技局、市生态环境局、市水务局、市市场监管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广安经开区管委会负责落实。以下均需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广安经开区管委会落实,不再列出〕

(二)园区节能环保提升工程。引导工业企业向园区集聚,推动工业园区能源系统整体优化和污染综合整治,鼓励工业企业、园区优先利用可再生能源。深入实施“亩均论英雄”评价,探索实施企业能效碳排放绩效评价,推动园区内企业能源梯级利用、水资源循环使用、余热余压以及废气废液废渣资源化利用。推进化工、有色、装备制造、危险化学品等重点行业智能工厂、数字车间和智慧园区改造,提升园区数字化、智能化水平。全面总结推广广安经开区循环化改造经验,以提升资源产出率和循环利用率为目标,推动华蓥山经济开发区、武胜经济开发区、岳池经济开发区、广安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等省级以上园区在“十四五”期间实施循环化改造。推进园区供热、供电、废水资源化处理、中水回用、储能等公共基础设施共建共享。强化园区污水处理厂运行监管,对进水浓度异常的污水处理厂开展片区管网系统化整治,提升园区污水处理能力。加强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危险废物集中贮存和处置,鼓励有条件的园区和企业创建“无废园区”和“无废企业”。加强固体废物、危险废物收集、贮存、转运、处置全过程监管,推动挥发性有机物、电镀废水及特征污染物集中治理等“绿岛”项目建设。(市发展改革委、市经济信息化局、市科技局、市生态环境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三)城镇绿色节能提升工程。践行“亮山亮水亮文化”理念,全面推进城镇绿色规划、绿色建设、绿色运行管理,推动建设低碳城市、韧性城市、海绵城市、“无废城市”。全面提高建筑节能标准,加快发展超低能耗建筑。新建建筑严格执行绿色建筑标准,积极推进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光伏一体化建设。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因地制宜推进太阳能、地热能、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高能效热泵等技术在建筑中的应用。实施绿色高效制冷行动,以建筑中央空调、数据中心、商务产业园区、冷链物流等为重点,更新升级制冷技术、设备,优化负荷供需匹配,大幅提升制冷系统能效水平。到2025年,城镇新建建筑全面执行绿色建筑标准,城镇清洁取暖比例和绿色高效制冷产品市场占有率大幅提升。(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市发展改革委、市自然资源规划局、市生态环境局、市市场监管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四)交通物流节能减排工程。推动绿色铁路、绿色公路、绿色港口、绿色航道、绿色机场建设,有序推进充换电、加注(气)、加氢、港口机场岸电等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城市公交、出租、物流、环卫清扫、重点港区、重点物流园区、配送中心等车辆使用新能源汽车的比例。加快大宗货物和中长途货物运输“公转铁”“公转水”,大力发展铁水、公铁、公水等多式联运。全面实施汽车国六排放标准和非道路移动柴油机械国四排放标准,基本淘汰国三及以下排放标准汽车,推动淘汰国四排放标准柴油货车。深入实施清洁柴油机行动,鼓励重型柴油货车更新替代。全面实施汽车排放检验与维护制度,加强机动车排放召回管理。加快老旧船舶更新改造,加强船舶清洁能源动力推广应用。大力发展智能交通,以公众出行信息服务系统和物流服务平台为载体,积极运用大数据优化运输组织模式。加快绿色仓储建设,鼓励建设绿色物流园区。加快标准化物流周转箱推广应用。全面推广绿色快递包装,引导电商企业、邮政快递企业选购使用获得绿色认证的快递包装产品。(市交通运输局、市经济信息化局、市发展改革委牵头,市科技局、市公安局、市财政局、市生态环境局、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市商务局、市市场监管局、市邮政管理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五)农业农村节能减排工程。因地制宜推进太阳能、生物质能、地热能等可再生能源在农业生产和农村生活中的应用,有序推进农村清洁取暖。推广应用农用电动车辆和节能环保农机,发展节能农业大棚,推进农房节能改造和绿色农房建设,推广节能环保灶具。推进农药化肥减量化,实施测土配方施肥及有机肥替代化肥行动。推广示范新型可降解地膜等新产品,加快农膜和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处理,到2025年,回收体系基本建立,农膜基本实现回收,农田白色污染得到有效防控。深入推进规模养殖场污染治理,整县推进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加快推进水产养殖业绿色发展及“鱼米之乡”建设,重点推广池塘健康养殖、稻渔综合种养及循环水养殖等发展模式。持续推进秸秆禁烧,推动秸秆资源化利用。持续推进“美丽广安·宜居乡村”建设,深入实施农村生活垃圾治理提升行动,提高农村污水垃圾处理能力,基本消除较大面积的农村黑臭水体,加快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和改厕。到2025年,全市行政村农村生活污水有效治理比例达到75%,秸秆综合利用率稳定在90%以上,三大粮食作物化肥利用率达到43%以上,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到80%以上,主要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覆盖率、三大粮食作物病虫害统防统治覆盖率分别达到55%、50%。(市农业农村局、市生态环境局、市乡村振兴局牵头,市发展改革委、市经济信息化局、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市水务局、市市场监管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六)公共机构能效提升工程。加快公共机构重点用能单位和既有建筑围护结构、数据机房、空调、照明、光伏等设施设备节能改造。常态化开展公共机构反食品浪费、生活垃圾分类工作与成效评估,加强公共机构能耗监测体系和能耗数据统计建设。全市公共机构应示范带头采购使用新能源汽车,除特殊地理环境、特殊用途外,新增或更新公务用车原则上采用新能源汽车。新建及既有停车场配备电动汽车充电设施或预留充电设施安装条件。推行能耗定额管理,全面开展节约型机关创建活动,到2025年,全市80%的党政机关建成节约型机关。争创一批国家级、省级节约型公共机构示范单位和节水型单位。积极创建公共机构生活垃圾分类示范点。“十四五”时期,全市公共机构单位建筑面积能耗下降4%、人均综合能耗下降5%、人均用水量下降6.5%、单位建筑面积碳排放下降7%。(市机关事务管理局、市发展改革委、市教育体育局、市财政局、市生态环境局、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市水务局、市商务局、市卫生健康委、市市场监管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七)重点区域污染物减排工程。持续推进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区域秋冬季攻坚行动,加大重点行业结构调整和工业源、移动源、扬尘源污染整治力度。推进挥发性有机物和氮氧化物协同减排,加强细颗粒物和臭氧协同控制,确保空气质量稳定达标。以流域水污染综合整治、河湖水域生态修复、湿地工程、入河排污口整治、流域环境风险及应急管控等为重点,实施渠江、嘉陵江等流域水质巩固提升项目、川渝跨界河流水污染综合防治项目,持续打好长江保护修复攻坚战。扎实推进城镇污水垃圾处理和工业、农业面源、船舶等污染治理工程。全面落实国家节水行动方案和四川省节水行动实施方案,以嘉陵江、渠江等流域为重点,完善沿岸乡镇污水管网建设,杜绝生活污水直排现象。(市生态环境局、市发展改革委、市经济信息化局、市水务局牵头,市科技局、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市交通运输局、市农业农村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八)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工程。严格合理控制煤炭消费增长,抓好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推进存量煤电机组节能降耗改造、供热改造、灵活性改造“三改联动”。削减中小型燃煤锅炉、工业炉窑、民用散煤与农业用煤,持续推进以煤为燃料的工业炉窑清洁燃料替代改造。原则上不再新建35蒸吨/小时及以下的燃煤锅炉,推动县级及以上城市建成区淘汰35蒸吨/小时及以下的燃煤锅炉,以工业余热、电厂热力、清洁能源等替代煤炭。稳妥有序推进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区域燃料类煤气发生炉、燃煤热风炉、加热炉、热处理炉、干燥炉(窑)以及建材行业煤炭减量,实施清洁电力和天然气替代。加快供热管网建设,大力推广园区集中供热,推动淘汰供热管网覆盖范围内的燃煤锅炉和散煤。(市发展改革委、市经济信息化局、市生态环境局、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市市场监管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九)挥发性有机物综合整治工程。加强全市涉挥发性有机物产生企业监管,实行清单管理,严格控制挥发性有机物污染排放。严格限制新(改、扩)建生产和使用高挥发性有机物原辅材料项目,加大工业涂装、包装印刷、家具制造、汽修等行业低挥发性有机物含量原辅材料替代力度,全面落实涂料、油墨、胶粘剂、清洗剂挥发性有机物含量限额标准,实施全过程污染物治理。推动涉挥发性有机物行业淘汰落后产能、产业集群整合升级。推进石化化工、工业涂装、医药化工、包装印刷、家具制造、纺织印染、汽修和油品储运销等行业挥发性有机物污染深度治理,全面提升废气收集率、治理设施同步运行率和去除率。对易挥发有机液体储罐实施改造,对浮顶罐推广采用全接液浮盘和高效双重密封技术,对废水系统高浓度挥发性有机物废气实施单独收集处理。有效开展泄漏检测与修复(LDAR),推进LDAR数字化管理。(市经济信息化局、市交通运输局、市生态环境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十)环境基础设施水平提升工程。加快构建集污水、垃圾、固体废物、危险废物处理处置设施和监测监管能力于一体的环境基础设施体系,推动形成由城市向建制镇和乡村延伸覆盖的环境基础设施网络。研究论证一批土壤污染治理修复项目、固体废物综合整治项目、重金属减排项目。争创公共供水管网漏损治理试点城市建设,降低城镇公共供水管网漏损率。推进城市生活污水管网建设和改造,实施混错接管网改造、老旧破损管网更新修复,加快补齐处理能力缺口,推行污水资源化利用和污泥无害化处置。开展县级以上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整治,巩固黑臭水体治理成效。加快生活垃圾分类收运配套设施建设,建设与餐厨垃圾、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其他垃圾等分类投放相匹配的标准化、多层次运输中转系统,全面推进区域内中转站改造,提升垃圾分类中转效率和环保标准。严禁工业固废、农业固废、医疗废物、园林绿化垃圾、建筑垃圾、污泥等固体废物混入生活垃圾收运系统。加快推进广安市城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扩容项目和广安市餐厨垃圾处理扩容项目前期工作。到2025年,全市新增和改造污水收集管网700公里,新增污水处理能力4.85万立方米/日,城市污泥无害化处置率达到100%。(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市发展改革委、市生态环境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四、健全政策机制

(一)优化完善能耗双控制度。坚持节能优先,强化能耗强度降低约束性指标管理,加强能耗双控政策与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任务的衔接。以能源产出率为重要依据,科学合理分解下达各地“十四五”能耗强度降低目标和年度目标,实行基本目标和激励目标双目标管理。“十四五”时期新增可再生能源电力消费量不纳入地方能源消费总量考核。原料用能不纳入地方能耗双控考核。各地节能目标责任评价考核实行年度评价、中期评估、五年考核。积极争取符合条件的重大项目纳入国家重大项目能耗单列,对绿色低碳优势产业予以统筹支持。加强节能形势分析预警,推动科学有序实行用能预算管理,优化能源要素合理配置。(市发展改革委牵头,市统计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二)健全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制度。坚持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把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制度作为加快绿色低碳发展、推动结构优化调整、提升环境治理水平的重要抓手,推进实施重点减排工程,形成有效减排能力。强化约束性指标管理,健全目标责任分解机制,统筹考虑各地生态环境质量改善要求和减排潜力,综合确定各地“十四五”减排目标和年度目标任务,并列入各地生态环境保护党政同责工作目标并实施考核。加强总量减排与排污许可、环境影响评价审批等制度衔接,提升总量减排核算信息化水平。对环境质量明显恶化、重大工程建设滞后或运行不稳定、政策措施落实不到位的地区加强预警调控,强化建设项目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指标审核管理,对环境质量未达标地区实施严格的总量指标削减替代要求,严格新增污染物区域削减措施监督管理。强化总量减排监督管理,重点核查重复计算、弄虚作假特别是不如实填报削减量和削减来源等问题。(市生态环境局负责)

(三)坚决遏制高耗能高排放低水平项目盲目发展。根据国家和四川省产业政策、节能审查、环境影响评价等相关规定,对在建、拟建、建成的高耗能高排放低水平项目(以下简称“两高一低”项目)开展评估检查,实施清单管理、分类处置、动态监控,严禁违规“两高一低”项目建设、运行,坚决拿下不符合要求的“两高一低”项目。科学评估拟建项目必要性、可行性和对产业高质量发展、能耗双控、碳排放和环境质量的影响,严格审查项目是否符合产业政策、产业规划、“三线一单”、规划环评等要求。加强监管力度,重点核查是否依法依规落实产能置换、能耗置换、煤炭消费减量替代、污染物排放区域削减等。对已建成投产的存量“两高”项目,有节能减排潜力的加快改造升级,属于落后产能的加快淘汰。严格落实项目节能审查、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加强审批程序和结果执行的监督评估,对审批能力不适用的依法依规调整上收审批权。(市发展改革委、市经济信息化局、市生态环境局牵头,人行广安中心支行、市市场监管局、广安银保监分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四)严格落实相关行业标准。推动适时制定修订节能减排相关规范性文件。对标国际国内先进水平,落实有机物排放、能耗限额、产品设备能效强制性国家标准和工程建设标准,提升重点产品能耗限额要求,扩大能耗限额标准覆盖范围,严格执行有机物排放、能源核算、检测认证、评估、审计等配套标准。鼓励重点行业、重点企业制定行业、企业标准,支持企业参加国家、省级标准制定修改工作。(市发展改革委、市经济信息化局、市司法局、市生态环境局、市市场监管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五)完善经济政策。积极向上争取中省政策、项目、资金支持,发挥财政资金带动作用,引导社会资本投入节能减排重点工程、重点项目和关键共性技术研发。认真落实政府绿色采购覆盖范围相关政策。健全绿色金融体系,大力发展绿色信贷、绿色基金、绿色债券、绿色保险等金融工具。拓展绿色金融评价运用场景,引导金融机构向绿色低碳项目提供优惠利率贷款支持,用好碳减排支持工具和支持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专项再贷款。加快绿色债券发展,支持符合条件的节能减排企业上市融资和再融资,将符合条件的绿色低碳项目纳入政府债券支持范围。积极推进环境高风险领域企业投保环境污染责任保险,鼓励和支持保险机构研发节能环保技术装备保险,推动发展绿色农业保险、环境污染责任险和林木保险等绿色保险产品。落实环境保护、节能节水、资源综合利用税收优惠政策。严格落实高耗能行业阶梯电价等绿色电价机制,促进电价政策与节能减排政策协同。落实城镇污水处理费征收标准动态调整机制。(市发展改革委、市经济信息化局、市财政局、市生态环境局、市住房城乡建设局、人行广安市中心支行、广安银保监分局、市税务局、市金融工作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六)健全市场化机制。加强用能权交易与碳排放权交易的统筹衔接。以能耗强度等重要指标为支点,用政策引导市场,用市场调节企业,加快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撬动企业更加自觉地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积极融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推动温室气体自愿减排项目开发和交易,探索建立碳排放追踪溯源机制。积极争取开展排污权交易试点。推广绿色电力证书交易,全面推进电力需求侧管理。推行合同能源管理,积极推广节能咨询、诊断、设计、融资、改造、托管等“一站式”综合服务模式。规范开放环境治理市场,推行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探索生态环境导向的开发、环境托管服务等新模式。强化能效标识、水效标准监管,打击虚标行为。(市发展改革委、市经济信息化局、市财政局、市生态环境局、市市场监管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七)加强统计监测能力建设。严格实施重点用能单位能源利用状况报告制度,健全能源计量体系,加强重点用能单位能耗在线监测系统建设和应用。加强全市能源和碳排放统计核算工作。构建覆盖排污许可持证单位的固定污染源监测体系,加强工业园区污染源监测,推动涉挥发性有机物排放的重点排污单位安装在线监控监测设施。提升统计基层队伍能力,加强数据联网共享与分析。强化统计数据审核,防范统计造假、弄虚作假,提升统计数据质量。(市统计局、市发展改革委、市经济信息化局、市生态环境局、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市交通运输局、市市场监管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八)壮大节能减排人才队伍。健全市、县节能监察体系,加强节能监察能力建设,强化人员力量和业务水平保障。建立跨部门联动机制,综合运用行政处罚、信用监管、绿色电价等手段,增强节能监察约束力。聚焦重点行业、重点企业、重点用能设备,深入开展专项节能监察,持续做好日常节能监管。加强基层生态环境监管队伍建设,重点排污单位设置专职环保人员,加大减排业务培训力度,不断提升基层环保人才队伍能力水平。依托“小平故里英才计划”,实施人才引智专项,加大科技创新人才引进力度。加强绿色低碳技术知识产权保护,依法打击知识产权侵权假冒行为,强化产业专利导航和维权援助,完善技术成果和知识产权交易平台。(市发展改革委、市经济信息化局、市科技局、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生态环境局、市市场监管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五、强化工作保障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地各部门(单位)要充分认识节能减排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要坚决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市委市政府工作安排上来,正确认识和处理好经济增长与节能减排的关系。各地各部门(单位)要明确目标责任,制定实施方案,狠抓工作落实,确保完成“十四五”节能减排各项任务。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广安经开区管委会对本行政区域节能减排工作负总责,主要负责同志是第一责任人,要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和部署推进,将本地区节能减排目标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五年规划及年度计划充分衔接,科学明确有关部门(单位)和重点单位责任。市属国有企业要在节能减排工作中发挥示范带头作用,实行更严格的目标管理。重点排污单位和用能单位将“十四五”和年度节能减排目标责任落实到专人。市节能减排及应对气候变化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要加强统筹协调,做好工作指导,推动任务有序有效落实,及时防范化解风险,重大情况及时向市政府报告。(市发展改革委、市生态环境局牵头,各有关部门按职责分工负责)

(二)强化监督考核。开展“十四五”县(市、区)人民政府、广安经开区管委会节能减排目标责任评价考核,科学运用考核结果,对工作成效显著的地区加强激励,对工作不力的地区加强督促指导。完善能耗双控考核措施,增加能耗强度降低约束性指标考核权重,加大对坚决遏制“两高一低”项目盲目发展、推动能源资源优化配置措施落实情况的考核力度,统筹目标完成进展、经济形势及跨周期因素,优化考核频次。继续开展污染防治攻坚战成效考核,把总量减排目标任务完成情况作为重要考核内容,压实减排工作责任。完善市级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制度,深化例行督察,强化专项督察。(市发展改革委、市生态环境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三)加大宣传力度。深入开展绿色生活创建行动,增强全民节约意识,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坚决抵制和反对各种形式的奢侈浪费,营造绿色低碳社会风尚。推行绿色消费,加大绿色低碳产品推广力度,组织开展节能宣传周、世界环境日、低碳日等主题宣传活动,广泛宣传节能减排法律法规、标准和知识。加大先进节能减排技术推广应用力度。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行业协会、商业团体、公益组织的作用,支持节能减排公益事业。发挥12345政府服务热线作用,畅通公众参与生态环境监督渠道。开展节能减排自愿承诺,引导市场主体、社会公众自觉履行节能减排责任。(市发展改革委、市委宣传部、市经济信息化局、市科技局、市交通运输局、市生态环境局、市机关事务管理局、市总工会、团市委、市妇联、市工商联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2014165878994f39bfdf33aa39849d70/files/226711136153493395d296523e50662e.pdf2014165878994f39bfdf33aa39849d70/files/4de9fdf78ebd44f0a5e5adf020aab0ca.mp3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责任编辑: 阙忠钧
回到顶部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法律声明

365bet体育在线世界杯 www.365autohits.com
网站标识码: 5116000002
主办单位:365bet体育在线世界杯 办公室
网站联系电话:0826-2343100
蜀ICP备18036616号-1
川公网安备 51160202511682号

网站支持IPv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