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政务联播
广安区:“人防+技防” 筑牢地质灾害安全防护网
2023-09-25 08:35 来源:广安日报 浏览量: 【字体: 分享到:

近年来,广安区不断加大“人防+技防”力度,通过配备地灾隐患点专职监测人员,强化地质灾害隐患点自动化监测设备运用,全面提升地质灾害监测预警和快速处置能力,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截至目前,广安区共有地质灾害隐患点19处,其中滑坡12处、崩塌6处、不稳定斜坡1处,地质灾害零发生。

做强“人防”工作

夯实监测预警基础

9月20日一早,广安区协兴镇天星社区监测人员程开平像往常一样,来到朝阳寺地质灾害隐患点开展安全监测。他拿出手机,点开“四川地灾智防”APP打卡签到,紧接着用监测工具对地质灾害隐患点的地表位移情况等进行监测,并做好记录。

据悉,协兴镇天星社区朝阳寺地质灾害隐患点类型为崩塌,为多年前斜坡顶部巨厚层砂岩带崩落至该处的砂岩岩体。该岩体长约25米、宽约12米、高约5米,体积约1500立方米。近年来累计滑动距离约30厘米,威胁下方6户25人生命财产安全。

“每天上午、下午都要来监测一次,若现场监测发现有岩体移动的迹象,要第一时间组织附近的群众撤离,并立即上报情况。”程开平表示,当前正值汛期,除做好常规地质灾害隐患点的安全监测外,还要密切关注气象短信,如遇大雨或暴雨天气预警,将增加监测频次。

近年来,广安区不断加强“人防”力度,配备专职监测人员19名,定期组织技术培训,常态化开展地质灾害隐患安全监测,全力守护广大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每年4月会邀请技术支撑单位对全区监测人员、乡镇分管领导、国土所工作人员开展地质灾害防治知识培训。同时要求监测人员在(汛期)无雨天至少开展1次监测,下雨天每天至少开展3次监测。”广安区地质环境监测站工作人员尹宏表示,监测人员需在“四川地灾智防”APP上打卡签到,同时记录好时间、地点、监测结果等信息,并反馈现场监测图片和监测结果至工作群。监测过程中如发现有安全隐患,还要第一时间通知附近群众转移。

此外,广安区还成立了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隐患排查小组,对全区各乡镇(街道)的地质灾害隐患点及学校、医院等重点区域,开展“雨前巡查、雨中核查、雨后复查”。截至目前,今年已累计排查地质灾害隐患点65处,削坡建房5处,在建工程22处,累计撤离受威胁群众264户600余人。

做牢“技防”工作

提高预警预报实效

“这就是地质灾害监测设备,遇到下雨且超过一定量的时候它就会发出警报,旁边的警示灯也会随之亮起。”近日,在长乐小学校地质灾害隐患点,广安区地质环境监测站工作人员一边指着监测设备,一边向记者介绍说,如果雨量超过20毫米/小时,就会发出警报,同时滑坡裂缝器监测到滑坡或裂缝宽度超过5毫米或1厘米时,也会发出警报。

近年来,广安区不断完善和丰富监测手段,在地质灾害隐患点累计布设普适性监测设备43套。监测设备包含滑坡裂缝报警器、雨量收集站、视频监控器和预警报警系统,对地质灾害隐患点地表位移、地下水位、地表裂缝等实施全方位全时段精准监测。如有预警发出,相关人员会收到预警短信,并第一时间开展应急处置。

“全区普适性监测点位构成自动化监测网络,在线率常年保持在98%以上。同时依托‘四川地灾智防’APP、联通优联平台和电信翼讯通平台,实时动态发布监测预警信息,确保第一时间传达至各级防灾责任人、监测员等。”尹宏介绍,截至目前,今年共发布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信息5000余条,实现有效预警预报。

此外,广安区持续推进地质灾害隐患治理,积极申报、实施地质灾害防治项目。今年该区通过《四川省地质灾害全域综合整治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有效争取地质灾害整治资金2300万元,成功获批地质灾害防治项目45个,届时将进一步提高地质灾害监测预警水平和防灾减灾能力。(郑伟 广安区融媒 许婷

责任编辑:李锦岑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相关稿件:
上一篇
下一篇
回到顶部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法律声明

365bet体育在线世界杯 www.365autohits.com
网站标识码: 5116000002
主办单位:365bet体育在线世界杯 办公室
网站联系电话:0826-2343100
蜀ICP备18036616号-1
川公网安备 51160202511682号

网站支持IPv6